成語(Idiom):藏羚羊
發音(Pronunciation):cáng líng y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或事物隱藏起來,不被人察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藏羚羊是由“藏”和“羚羊”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藏”表示隱藏、遮掩,“羚羊”是一種珍貴的野生動物,也是中國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個成語比喻人或事物隱藏起來,不被人們所發現或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或行動,不被他人察覺。也可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物的存在或行動被人們忽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山中追捕藏羚羊的情景。他費盡了心思,卻無法捕捉到藏羚羊,因為藏羚羊的速度非常快,而且能夠隱藏自己,不被人察覺。這個故事后來被用來形容人或事物隱藏自己,不被人們發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藏羚羊般的人,總是悄悄地做事情,不引起別人的注意。
2. 這個問題一直是一個藏羚羊,大家都沒有注意到它的存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藏羚羊這個動物的特點,它能夠快速地隱藏自己,不被人們發現。可以將這個特點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隱藏、隱秘相關的成語,如“隱瞞真相”、“掩耳盜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喜歡藏羚羊一樣躲在角落里看書。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成績一直很好,但他總是像藏羚羊一樣低調。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問題一直是一個藏羚羊,直到老師提醒我們才注意到。
4. 大學生及成人:他是一個藏羚羊般的人,總是默默地工作,不張揚自己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