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絳
成語(Idiom):皂絳(zào tāo)
發音(Pronunciation):zào t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黑色的繩子,比喻清廉正直的品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皂絳是由黑色的絲線或麻線編織而成的繩子,因其顏色深黑,所以常用來比喻人的品質純正、廉潔正直。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不受任何誘惑和腐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公務員、政治家、法官等職業中的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廉潔的作風。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金錢、權力的誘惑時能夠保持自己的清廉正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皂絳一詞最早出現在《三國演義》中。在小說中,有一個叫做張杰的人,他是劉備的部下,為人正直廉潔,不貪圖權力和金錢。他的品德高尚被人們贊美為“皂絳”,后來這個詞就成了一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詞是“皂絳”,沒有修飾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貧窮,但一直保持著皂絳的品質。
2. 這位法官廉潔正直,堪稱皂絳之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皂絳的顏色,黑色代表純正、正直。可以用黑色繩子來代表皂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廉潔正直相關的成語,如“清廉正直”、“廉潔奉公”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6-12歲):我希望將來成為一個皂絳之徒,做一個廉潔正直的人。
初中生(13-15歲):我們應該向那些皂絳之徒學習,保持自己的品德高尚。
高中生(16-18歲):他在面對誘惑時能夠保持皂絳般的正直,令人敬佩。
大學生(19歲及以上):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把皂絳之德傳承下去,做一個廉潔正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