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署
成語(Idiom):染署
發音(Pronunciation):rǎn s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受到貪污受賄、行為不端等不良影響,使得整個官場腐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染署是由“染”和“署”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染,指受到污染、腐化;署,指官署、官場。染署的含義是指官員在官場上受到不良影響,導致整個官場腐敗,失去廉潔公正的作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染署常用于批評官員貪污受賄、行為不端等不良現象。可以用來描述官場上的腐敗現象,或者用來警示官員要保持廉潔奉公的作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染署的故事起源于明代。相傳,明代宰相嚴嵩的兒子嚴世蕃在官場上貪污受賄,行為不端。嚴世蕃的所作所為引起了士人們的強烈不滿,紛紛表示他“染了署”。后來,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官員受到貪污受賄、行為不端等不良影響,使得整個官場腐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染署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染”和名詞“署”組成。其中,“染”表示受到污染、腐化的意思;“署”表示官署、官場。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雖然剛上任不久,但已經染署了,完全失去了廉潔公正的作風。
2. 這個單位的領導染署了,導致整個單位的工作紀律松散,效率低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染署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官員被污水染色,表示他受到了不良影響,失去了廉潔公正的作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官場腐敗相關的成語,如“貪官污吏”、“阿諛奉承”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之前是個好學生,但是現在染署了,不再認真學習了。
2. 初中生:我們要警惕染署現象,保持廉潔奉公的作風。
3. 高中生:官場上的染署現象嚴重影響了社會的發展和穩定。
4. 大學生: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我們應該堅決反對染署現象,為建設廉潔的社會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