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號
基本解釋
◎ 馬號 mǎhào
[parking area for horses] 養(yǎng)馬的處所
◎ 馬號 mǎhào
[cavalry signal;bugle] 騎兵用的較細(xì)長的軍號
詳細(xì)解釋
(1).公家或大戶人家養(yǎng)馬的地方。《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 別莊燕 同 馮君瑞 假扮做一班賽會的,各把短刀藏在身邊,半夜來到北門,看見城門已開,即奔到總兵衙門馬號的墻外。”《孽海花》第三五回:“第二喜歡養(yǎng)名馬,所以他的馬號特別大。” 鄧友梅 《那五》二:“ 福大爺 并不小氣,把原來馬號一個小院分給 紫云 ,叫她另立門戶。” 沉凱 《古瑪河春曉》第二九章:“﹝ 王磊 ﹞說著,幾步跨出營房就到馬號去牽馬。”
(2).騎兵用的較細(xì)長的軍號。 峻青 《海嘯》第一章:“﹝小號兵﹞端起拴著紅綢布的小馬號,仰起脖來,對著朝霞燒紅了的天空,吹起了節(jié)奏快速高亢的集合號。”
成語(Idiom):馬號
發(fā)音(Pronunciation):mǎ h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馬上、立刻的意思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號是由“馬上”和“號令”的意思組成的成語,表示立即行動或迅速采取行動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口語和書面語中,用于表示緊急、迅速的情況,強調(diào)行動迅速、毫不拖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馬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軍事指揮中的號令系統(tǒng)。在戰(zhàn)場上,指揮官通過鼓號、號角等方式向士兵下達(dá)指令,以便迅速傳達(dá)命令。所以“馬號”一詞中的“號”即指令的意思,而“馬”則表示快速、迅猛。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為“名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有人喊“馬號”,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迅速前往會議室。
2. 在緊急情況下,我們必須馬上采取行動,不能拖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可以想象一個人騎在馬上,聽到號令后立刻馬上行動,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速度和行動相關(guān)的成語,如“馬不停蹄”、“馬到成功”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并提高語言表達(dá)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老師說:“馬號了,大家迅速回到座位上。”
2. 初中生:比賽開始前,裁判吹響了馬號,運動員們立刻沖向起跑線。
3. 高中生:考試結(jié)束后,老師說:“馬號了,大家盡快離開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