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頑
基本解釋
◎ 兇頑 xiōngwán
[fierce and hard to control] 兇狂且不易制伏
獵人終于殺死了兇頑的野牛
詳細解釋
(1).兇惡愚頑。《三國志·吳志·孫晧傳論》:“況 晧 兇頑,肆行殘暴,忠諫者誅,讒諛者進,虐用其民,窮淫極侈,宜腰首分離,以謝百姓。”《元典章·刑部·禁豪霸》:“內有曾充官吏者,亦有曾充軍役離職者,亦有潑皮兇頑者,皆非良善。”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大人》:“女子曰:‘久知兩箇為孽,不圖兇頑若此!當即除之。’”
(2).指兇惡頑固的人。 蘇曼殊 《焚劍記》:“此去不遠,為吾田莊,汝三人且同留止,暫避兇頑。”
(1).兇暴愚頑。亦指兇暴愚頑的人。 唐 李白 《豫章行》:“豈惜戰闘死,為君掃兇頑。”《水滸傳》第四回:“卻才這個要出家的人,形容丑惡,貌相兇頑,不可剃度他,恐久后累及山門。”
(2).兇惡頑強。 明 無名氏 《齊天大圣》第二折:“這妖魔他逞兇頑,施躁暴……犯下彌天大罪。”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三章第六節:“ 漢 朝廷是腐朽的, 漢 統治階級卻兇頑有力,所以起義軍都被統治者鎮壓下去。”
成語(Idiom):兇頑
發音(Pronunciation):xiōng w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兇惡頑強,難以對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兇頑是由“兇惡”和“頑強”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兇惡指的是邪惡、兇狠,頑強指的是堅強、不屈服。兇頑一詞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兇惡的本性,同時又表現出頑強的特點,難以對付或征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兇頑常用于形容惡劣的人或事物,例如形容一個人的性格兇狠而頑強,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堅持下去。也可以形容一種狀況或局勢的兇險和棘手,很難解決或改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兇頑成語的起源并沒有具體的故事可考。這個成語的意義可以從兇惡和頑強這兩個詞的本義推導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兇頑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性格兇頑,從小到大從未服輸過。
2. 這個問題非常兇頑,我們需要想出一種更好的解決辦法。
3. 面對兇頑的困境,他展現出了驚人的毅力和智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兇頑記憶為“兇惡的頑強”。兇惡的人或事物總是表現出頑強的特點,難以對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文章或文學作品,了解更多關于兇頑的使用場景和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只狼真兇頑,一直追著我跑!
2. 初中生:這個數學題太兇頑了,我一直解不出來。
3. 高中生:他的性格兇頑,從小到大從未退縮過。
4. 大學生:政府面臨的問題非常兇頑,需要找到一種更好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