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救火投薪 (jiù huǒ tóu xīn)
發音(Pronunciation):jiù huǒ tóu x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采取緊急措施或臨時辦法解決問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救火投薪是由兩個意義相近的詞語組成的成語。救火指的是撲滅火災,投薪指的是投擲柴薪。這個成語的意思是,當火勢猛烈時,有時候需要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來解決問題,就像撲滅火災時需要投擲柴薪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在緊急情況下采取的臨時措施,或者用來批評那些只解決眼前問題而不考慮長遠利益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公孫丑上》。故事中,孟子告訴公孫丑一個關于救火投薪的寓言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山上燒柴,火勢蔓延,他急忙用柴薪撲滅火勢。孟子通過這個故事告訴公孫丑,有時候解決問題需要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就像撲滅火災時需要投擲柴薪一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救火投薪是由兩個意義相近的詞語組成的成語,表示緊急采取措施解決問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公司遇到危機時,我們需要救火投薪,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來挽救局面。
2. 這個計劃雖然可以解決當前的問題,但只是救火投薪,長遠來看還需要更好的解決方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救火投薪這個成語與撲滅火災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緊急措施相關的成語,如“捧腹大笑”、“臨淵羨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當我把作業忘在家里時,我只能救火投薪,寫一遍同學的作業。
2. 初中生:面對考試前的臨時抱佛腳,我只能救火投薪,抓緊時間背誦。
3. 高中生:在面對緊急的學習任務時,我選擇救火投薪,先解決眼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