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舉
成語(Idiom):明舉
發音(Pronunciation):míng j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明確地提出或展示出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明舉是指明確地提出或展示出來,不加掩飾或隱諱。它強調了對事情或觀點的明確表達和堅定立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明舉常用于形容表達觀點、態度或意見時的直接、堅定和明確。通常用于描述言辭、行動或舉止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明舉最早見于《荀子·勸學》:“明舉不失毫厘之地。”這句話強調了在學習中要注重細節,不可有絲毫的疏忽。從而引申出明舉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明舉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明”表示明確、清楚,而“舉”表示提出、展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會議上明舉了自己的觀點,沒有任何隱瞞。
2. 她明舉了自己的才華,得到了老板的賞識。
3. 學生們在班會上明舉了自己對學校環境改善的建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明舉”。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明亮的舞臺上,高舉雙手向觀眾展示自己,表示明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或才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類似的成語,如“明察秋毫”、“明哲保身”等,可以幫助擴充詞匯量和理解漢語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問我們喜歡什么科目,我明舉了數學。
2. 初中生:我在班會上明舉了對學校圖書館改進的建議。
3. 高中生:我在辯論賽中明舉了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