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
基本解釋
[釋義]
(名)物體從外表看的樣子。
[構成]
偏正式:外(觀
[例句]
外觀很吸引人。(作主語)
[同義]
外表、表面
[同音]
外關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aspect; exterior; facade; face; outward appearance
2.【計】 appearance
3.【醫】 aspect; norma
詳細解釋
(1).觀看外界事物。《晉書·范寧傳》:“凡此諸賢,并有目疾,得此方云:用損讀書一,減思慮二,專內視三,簡外觀四,旦晚起五,夜早眠六。”
(2).人的風姿、外貌。《三國志·魏志·杜畿傳》“子 恕 ( 郭恕 )嗣” 裴松之 注引 晉 傅玄 《傅子》:“ 智 ( 郭智 )子 沖 ,有內實而無外觀,州里弗稱也。”
(3).事物的外在景象及其給人的印象。 元 鄭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你的渾家教來拜我。外觀不雅,休教來罷。”《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待要私下走過去聽聽,又恐這班僕婦丫鬟不知其中的底里深情,轉覺外觀不雅。” 魯迅 《華蓋集·犧牲謨》:“你不要看得我外觀闊綽,我為的是要到各處去宣傳。”
京外的宮觀。 宋 代宰相、大臣退休或免官后,多加提舉宮觀的名號,使食其祿。 宋 王安石 《辭使相第一表》:“矜憐積歲,參大議於廣朝;或賜誤恩,食舊勞於外觀。”參閱《宋史·職官志十》。參見“ 奉祠 ”。
成語(Idiom):外觀
發音(Pronunciation):wài g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的外部形象或表面現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外觀是指人或物體的外部形象、外貌和外表。它強調的是事物表面的特征和形態。外觀通常是指能夠直接觀察到的、與事物內部結構和本質無關的特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外觀這個詞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經常被使用。我們可以用它來描述一個人的外貌、一件物品的外表、一座建筑的外觀等等。此外,外觀還可以用來比喻事物的表面現象與實際情況之間的差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外觀這個詞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論語》中的一段對話。孔子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其中的“主忠信”一詞被解釋為,一個人應該注重內在的品德和素質,而不是只看重外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外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外觀看起來很年輕,實際上已經是個中年人了。
2. 這個建筑的外觀設計非常獨特,吸引了很多游客。
3. 不要只看物品的外觀,還要了解它的質量和性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外貌”這個詞語進行對比來記憶“外觀”這個成語。外貌強調的是人或物體的外部形象,而外觀則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可以用來描述各種事物的外部特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外觀這個成語的同時,還可以了解其他與外貌和外表相關的成語,如“面貌一新”、“貌合神離”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這個玩具的外觀,因為它的顏色很漂亮。
2. 初中生:這個電影的外觀設計非常精美,給人一種奇幻的感覺。
3. 高中生:他的外觀看起來很斯文,但實際上他內心很堅強。
4. 大學生:在選擇手機時,我更注重手機的性能和功能,而不僅僅是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