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沾
基本解釋
(1).得不到。
(2).方言。不行。 賀敬之 《秦洛正》第三場:“再聽你的就逼著我跳井啦!不沾!不沾!”
成語(Idiom):不沾
發音(Pronunciation):bù zh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受某種影響,不與某物接觸或關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沾是一個表示不受某種影響,不與某物接觸或關聯的成語。它強調了與某物保持距離或避免參與某種行為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不沾常用于形容某人保持純潔、遠離某種不良行為或不受某種負面影響的態度。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有原則、有自律,不輕易受到外界的誘惑或干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位名叫楊修的人。楊修是東漢末年的一個官員,他非常聰明,但也非常貪婪。有一次,他被派去外地辦事,途中經過一座橋,橋上有一塊寫著“不沾”的石碑。楊修看到后,心生貪念,想要從中得到好處,于是他用手指沾了一下石碑。然而,他沒想到的是,他的手指立刻被石碑吸住,無法拔出來。楊修非常后悔自己的貪心,他明白了“不沾”這個成語的含義,從此改過自新,不再貪圖不義之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沾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不”表示否定,表示不接觸或不參與的意思;“沾”表示接觸、關聯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保持著不沾賭博的原則。
2. 她對那些不良的朋友保持著不沾的態度。
3. 這個學校非常注重教育學生不沾煙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成語“不沾”的方法可以是聯想。你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塊寫著“不沾”的石碑前,然后決定保持距離,不去接觸它。這樣,你可以通過聯想來記住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想進一步學習成語“不沾”,你可以嘗試尋找更多的例句,了解它在不同語境下的用法。你還可以學習其他與保持純潔和自律相關的成語,如“守身如玉”、“自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不沾糖果,因為它對牙齒不好。
2. 初中生(13-15歲):為了保持健康,我決定不沾任何煙酒。
3. 高中生(16-18歲):我希望在高考期間能夠不沾游戲,專心備考。
4. 大學生(19-22歲):我不沾賭博,因為我知道賭博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我一直保持著不沾不良習氣的原則,這讓我過上了健康、積極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