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正
基本解釋
古代田官之長。《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稷,田正也。” 杜預 注:“掌播殖也。” 孔穎達 疏:“正,長也。稷是田官之長。” 清 陳鳣 《對策》卷六:“ 漢 有宜禾都尉、稻田使者……而諸州皆有田正,其制若何?”
成語(Idiom):田正
發音(Pronunciation):tián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田正指的是田地正直、公正無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田正源于《孟子·公孫丑下》:“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公孫丑曰:‘北辰不動,而眾星共之。’子曰:‘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脯于杜甫之間,居者不知其儀者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能夠像北辰一樣保持正直、公正無私的品德,那么他的影響力將會像北辰一樣,眾人都會共同認同和追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田正一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行為正直,不受外界誘惑和影響。可以用來表揚一個人的正直和公正,也可以用來自我要求自己保持正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田正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公孫丑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田正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名詞“田”和形容詞“正”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田正的人,從不接受賄賂。
2. 這位領導干部以田正的作風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田地和正直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片田地正直地伸展在你的眼前,這樣就能夠幫助你記住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例如“田獵”、“田鼠”等,來擴大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田正的同學,從來不欺負別人。
2. 初中生:老師說我們要做一個田正的人,不能抄襲別人的作業。
3. 高中生:作文比賽中,我要寫一個田正的主題,講述正直的重要性。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成為田正的一員,不參與任何違法亂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