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枋
成語(Idiom):笑枋 (xiào fāng)
發音(Pronunciation):xiào f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臉上常帶著笑容,形容心情愉快,樂于助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笑枋的“枋”是指門楣,古代房屋的門楣上常雕刻有各種形象。笑枋意為門楣上雕刻的是一個笑臉,形容人常帶著笑容,心情愉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性格開朗,樂于助人,總是帶著笑容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方或氛圍的歡樂和溫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笑枋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中。故事中,莊子講述了一個人在山上遇到一個老人,老人臉上始終帶著笑容。這個老人告訴他,他是一棵樹轉生的,因為他在世時總是樂觀、寬容、樂于助人,所以轉生后還是保持著笑容。從此,人們用“笑枋”來形容一個人樂觀、寬容、樂于助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笑枋,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他總是帶著笑容面對。
2. 這個家庭充滿了笑枋,每個人都樂觀開朗,相處愉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笑臉的門楣”,笑臉代表開朗和愉快,門楣代表人的臉,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樂觀、開朗相關的成語來擴展詞匯量,如“笑逐顏開”、“笑口常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和笑枋一樣的人一起玩,他們總是很開心。
2. 初中生:老師是個笑枋,她總是鼓勵我們,讓我們感到溫暖和快樂。
3. 高中生:我希望將來成為一個笑枋,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樂觀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