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楔
成語(Idiom):霹靂楔(pī lì xiē)
發音(Pronunciation):pī lì xi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犀利,有力,能夠擊中要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霹靂楔是由“霹靂”和“楔”兩個詞組成的。霹靂指的是雷聲,比喻聲音響亮、有力;楔指的是楔子,比喻能夠擊中要害的東西。因此,霹靂楔形容的是言辭犀利、有力,能夠擊中要害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霹靂楔常用于形容辯論、演講或文章等言辭激烈、有力、能夠擊中要害的場景。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辯才或文章的精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五年》中有一則故事,楚國的大夫子胥,因為受到了楚國國君的冷遇,于是寫了一篇辭章給國君,辭章中言辭犀利,有力,能夠擊中要害。這篇辭章就被形容為霹靂楔。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詞組成,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真是霹靂楔,讓人深受震撼。
2. 這篇文章的論點非常霹靂楔,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霹靂楔”與雷聲和楔子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成一道雷電擊中要害的楔子,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霹靂楔意思相近的成語,如“一針見血”、“言辭犀利”等,以擴大詞匯量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回答真是霹靂楔,讓老師大吃一驚。
2. 初中生:他的演講真是霹靂楔,讓全場觀眾都為之動容。
3. 高中生:他的辯論能力真是霹靂楔,每次都能夠擊潰對手。
4. 大學生:他的文章真是霹靂楔,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