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趾
基本解釋
方形的腳。多與“圓顱”、“圓頂”對舉或連用,表示人的特征。亦借指人。《晉書·懷帝愍帝紀贊》:“圜顱盡仆,方趾咸僵。” 魯迅 《三閑集·文學的階級性》:“人是同樣的是圓頂方趾,要吃飯,要睡覺。”參見“ 方趾圓顱 ”。
成語(Idiom):方趾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z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正直堅定的品德或膽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趾比喻一個人的品德高尚,堅定正直,不畏困難。形容一個人有勇氣和決心去做正確的事情,不怕困難和挑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有堅定的信念和勇氣去追求正義。在表揚別人的正直和勇氣時,可以使用方趾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趾最早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故事中,齊國大夫管仲在襄公面前勸諫,襄公不聽,反而責備管仲的勸告。管仲回答說:“臣聞君無道,臣請死,臣請死?!毕骞械椒浅s@訝,問管仲為何如此堅決。管仲回答:“臣有方趾之心?!币馑际钦f他有堅定正直的心。這個故事表達了管仲堅定正直的品德和膽識。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趾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方”和“趾”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方趾品德使他成為了這個團隊的領導者。
2. 只有方趾的人才能夠在困難面前堅持自己的信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方趾”與“堅定正直”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個人站在方形的腳趾上,表達這個人的品德堅定正直。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正直品德相關的成語,如“忠誠正直”、“忠心耿耿”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是一個方趾的學生,從不作弊。
初中生:只有方趾的人才能夠面對困難堅持自己的信念。
高中生:他的方趾品德使他成為了班級的楷模。
大學生:只有方趾的人才能夠在社會上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