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馬
基本解釋
(1).勒住馬。叩,通“ 扣 ”。《史記·伯夷列傳》:“ 伯夷 、 叔齊 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 郁達夫 《別掌書某君》詩:“道我新詩錦不如,臨歧叩馬請回車。”
(2).表示忠言直諫的舉動。 唐 司空圖 《復安南碑》:“舉旄何暇,猶申叩馬之忠,曳踵誰觀,莫救跕鳶之沴。” 明 姚茂良 《精忠記·叩馬》:“書生冒虎威,敢直言叩馬,乞賜聽啟。”
成語(Idiom):叩馬
發音(Pronunciation):kòu m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奴才恭敬地給主人捶背或驅趕馬匹,比喻對權貴或上級巴結奉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叩馬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叩”和“馬”。其中,“叩”意為跪下行禮,表示恭敬;“馬”指的是馬匹。叩馬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奴才恭敬地給主人捶背或驅趕馬匹,比喻對權貴或上級巴結奉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叩馬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們對權貴或上級的巴結奉承行為。在工作場所或社交場合,如果有人過分奉承上級或權貴,可以使用叩馬來形容他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叩馬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在封建社會中,地位低下的人們常常需要對地位高的人表示恭敬和奉承。而叩馬則是其中的一種常見形式,奴才會跪下給主人捶背或驅趕馬匹,以示恭敬。這種行為后來被引申為對上級巴結奉承的比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叩馬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叩”和名詞“馬”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叩馬巴結領導,讓人很反感。
2. 她為了博得老板的歡心,經常叩馬逢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跪在地上給馬匹捶背,表示對主人的恭敬和奉承。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叩馬這個成語,還有一些類似的成語,如叩心(指恭敬地捧著心)和叩首(指跪地行禮)。了解這些成語的意義和用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些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為了討好老師,總是叩馬巴結。
2. 初中生:班上有一個同學經常叩馬拍馬屁,讓人很討厭。
3. 高中生:我不喜歡那種對權貴叩馬的行為,覺得沒有尊嚴。
4. 大學生:在職場中,有些人為了博得上司的歡心,不惜叩馬逢迎。
5. 成年人:他一直對上級叩馬,為了博取一些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