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磚
成語(Idiom):拋磚
發音(Pronunciation):pāo zh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提出初步的意見或建議,作為討論、探討的起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拋磚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拋指的是扔出,磚指的是磚頭。拋磚的意思是把磚頭扔出去,比喻提出初步的意見或建議,作為討論、探討的起點。它強調的是初步的想法或建議,希望通過與他人的討論和交流,共同完善和提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拋磚可以用于各種場景中,特別是在團隊討論、學術研究和創意思考等方面。當你有一個初步的想法或建議時,可以使用拋磚來表達你的意見,并希望與他人一起進行深入的討論和探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拋磚最早出自《論語·公冶長》篇。公冶長是孔子的學生之一,他在與孔子的對話中提出了一個問題,孔子回答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公冶長接著問:“然則拋磚引玉可否?”孔子回答說:“君子抱誠守真,擔當責任,不需要通過拋磚引玉來引起他人的共鳴和回應。”這個故事形象地表達了拋磚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拋磚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拋是動詞,磚是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會議上拋磚引玉,提出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
2. 我們需要勇于拋磚,敢于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形象化記憶的方式來記憶拋磚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手里拿著一塊磚頭,然后將它扔出去,表示自己提出了一個初步的意見或建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拋磚相關的成語來擴展學習。例如,拋磚引玉、拋磚引玉之計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課堂上拋磚引玉,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2. 初中生:老師讓我們在小組討論中拋磚,希望能夠激發更多的創意。
3. 高中生:我在辯論比賽中拋磚引玉,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
4. 大學生:在學術研究中,我們需要不斷拋磚,推動學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