騾馱
成語(Idiom):騾馱 (luó tuó)
發音(Pronunciation):luó t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懶散不勤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騾馱原指馱運貨物的騾子,比喻人懶散不勤勞,不肯努力工作。形容人懶散不勤勞,不思進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貶義,用來形容那些不肯努力工作,懶散不勤勞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在古代,有個人養了一匹騾子,每天只知道吃草休息,從不肯努力工作。有一天,主人給騾子起了個名字叫“騾馱”,以此來諷刺它懶散不勤勞。后來,人們就用“騾馱”來形容那些懶散不勤勞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騾馱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騾”和“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員工整天無所事事,真是個騾馱。
2. 他一直是個騾馱,從來都不肯努力工作。
3. 不要和那些騾馱在一起,會被他們帶壞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騾馱”想象成一個懶洋洋的騾子,整天無所事事,不肯努力工作。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勤勞、努力工作相關的成語,如:勤勞苦干、勤學苦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整天不做作業,真是個騾馱。
2. 初中生:他連基本功都不肯練習,簡直就是個騾馱。
3. 高中生:他一直都不肯努力學習,真是個騾馱。
4. 大學生:他整天無所事事,不肯找工作,簡直就是個騾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