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釋義] (成)《詩經·小雅·大田》:“既堅且好,不稂不莠。”本指田里沒有野草。比喻不成材料或沒出息。也作不郎不秀(元明時代官僚貴族的子弟稱“秀”,平民的子弟稱“郎”)。
- [構成] 并列式:不稂+不莠
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bù láng bù yǒu ㄅㄨˋ ㄌㄤˊ ㄅㄨˋ ㄧㄡˇ不稂不莠
◎ 不稂不莠 bùláng-bùyǒu
[neither fish,flesh nor fowl] 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既不象稂,也不象莠,比喻不成材或沒出息
第一要他自己學好才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躭誤了人家的女孩兒,豈不可惜?——《紅樓夢》
詞語解釋
bù láng bù yǒu ㄅㄨˋ ㄌㄤˊ ㄅㄨˋ ㄧㄡˇ不稂不莠
《詩·小雅·大田》:“既堅既好,不稂不莠。” 朱熹 集傳:“稂,童粱;莠,似苗。皆害苗之草也。”本謂田中沒有野草。后以喻不成材或沒出息。 明 畢萬 《竹葉舟·收秀》:“一身無室無家,半世不稂不莠。”《紅樓夢》第八四回:“第一要他自己學好纔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耽誤了人家的女孩兒,豈不可惜?”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不稂不莠
成語(Idiom):不稂不莠
發音(Pronunciation):bù láng bù y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品行端正,沒有任何缺點或瑕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稂不莠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稂和莠都是農作物的名稱。稂指的是高粱,莠指的是谷子。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的品行非常正直,沒有任何缺點或瑕疵,就像是種植的農作物一樣完美無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行非常正直,不做任何壞事,沒有任何缺點或瑕疵。可以用于贊美一個人的品德高尚,也可以用于自我要求或自我激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不稂不莠的故事起源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這個成語的含義和形象都與農作物有關,可能與古代農耕文化有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稂和莠。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不稂不莠的好學生,從來不遲到、不早退,作業也總是認真完成。
2. 這個公司的經理是一個不稂不莠的人,他從不做任何違法或不道德的事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不稂不莠的意思與農作物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農田里長滿了高粱和谷子,它們都是非常完美的,沒有任何缺點或瑕疵。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農作物相關的成語,如稻草人、稻米、稗子等,了解古代農耕文化對漢語成語的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努力學習,成為一個不稂不莠的好學生。
2. 初中生:他是一個不稂不莠的運動員,從不作弊,總是全力以赴。
3. 高中生:我希望將來成為一個不稂不莠的公民,為社會做出貢獻。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大學生,我要努力學習,成為一個不稂不莠的專業人士。
5. 成年人:他是一個不稂不莠的領導,為人正直,工作認真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