拏人
成語(Idiom):拏人
發音(Pronunciation):ná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拿住、抓住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拏人是指抓住人,掌握住對方的行動。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對方被逮捕、受制或被迫執行某種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拏人常常用于形容某人被逮捕、被控制或被強迫執行某種行動的情況。它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工作場合、法律案件等各種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拏人最早出現在《左傳》中的“拏人而走”的故事中。故事講述了一個人拿住了一個逃跑的罪犯,然后帶著他逃跑的情節。后來,這個成語就被用來形容抓住人或掌握住對方行動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拏人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拏”表示動作,而“人”表示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把拏住了小偷,交給了警察。
2. 這個老師總是能拏住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專心聽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拏”字聯想成手指向前伸出的動作,表示抓住或掌握住對方的行動。同時,可以將“人”字聯想成一個逃跑的罪犯,被拿住的形象,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如“拿手好戲”、“拿腔作勢”等,來擴展對于“拏人”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小明拿住了小兔子,小兔子不敢跑了。
2. 小學生:老師拿住了搗亂的同學,讓他認真聽課。
3. 中學生:警察拿住了逃犯,保護了社會的安全。
4. 大學生:公司拿住了員工的行為,加強了管理。
5. 成人:律師拿住了證據,成功辯護了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