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岸
成語(Idiom):堤岸(dī àn)
發音(Pronunciation):dī 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河堤或海堤,比喻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重要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堤岸是由“堤”和“岸”兩個詞組成的,其中,“堤”指河堤或海堤,是由人工修筑的用于防止水流泛濫的土堤或石堤;“岸”指河流或海洋的邊緣地帶。成語“堤岸”比喻起到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重要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和贊美一些能夠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重要事物,如“社會主義制度是人民的堤岸”、“法律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堤岸”。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堤岸”最早出現在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新傳白馬篇》中。故事中,白馬是一匹非常寶貴的馬,被人們奉為神圣的動物。有一次,白馬在逃跑時,跑到了河邊,看到河水泛濫,無法過河。就在這時,一位善良的村民看到了白馬的困境,立即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水流,為白馬構筑了一個堤岸,幫助白馬順利過河。后來,人們就用“堤岸”來比喻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重要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堤岸是形容詞+名詞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社會主義制度是人民的堤岸,保護了人民的利益。
2. 遵守交通規則是維護交通安全的堤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的方式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位善良的村民,用自己的身體擋住水流,為白馬構筑堤岸,幫助白馬順利過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相關的成語,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守土有責”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珍惜環境,保護河流和堤岸。
2. 初中生:法律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堤岸,我們要遵守法律。
3. 高中生:科技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堤岸,我們要積極創新科技。
4. 大學生:社會主義制度是人民的堤岸,保護了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