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離
基本解釋
喻德行高尚的二人。離,通“ 螭 ”。古代傳說中沒有角的龍。一說為靈鳥,即長離,傳說中的鳳鳥。《文選·傅咸<贈何劭王濟>詩》:“雙鸞游蘭渚,二離揚清輝。” 李善 注:“鸞、離喻 王 、 何 也。 王逸 《楚辭序》曰:‘虯龍鸞鳳以託君子。’” 呂延濟 注:“離之精為鸞鳳,喻君子也。”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樂》詩:“二離金玉相,三袞蘭蕙芳。”參閱 清 吳景旭 《歷代詩話》卷二十“二離”。
成語(Idiom):二離
發音(Pronunciation):èr l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分離、離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二離是由“二”和“離”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二”表示數量上的二個,意味著離別的次數不止一次;“離”表示分開、離開。二離的基本意思是指分離、離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二離多用于形容夫妻、親人、朋友、同事等關系的分離、離別情景。在表達離別之情時,可以使用二離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二離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襄公五年》。傳說當時魯國的襄公要出征,他的妻子衛子夫非常傷心,對襄公說:“吾二離矣。”意思是“我們要分離了”。從此,二離成為了一個固定的詞組,用來表達人們離別時的情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二離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聲成語,其中“二”是第一聲,而“離”是第四聲。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的友誼已經經歷了多次二離,但我們的感情依然很深。
2. 父母工作忙,很少在家,這讓我感受到了二離的痛苦。
3. 他們兩個人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二離,最終還是分道揚鑣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二離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兩個人分別站在不同的道路上,向著不同的方向離開,形成了離別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和了解與二離相關的成語,如“三教九流”、“四海之內皆兄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好朋友要上不同的小學了,我們要二離了。
2. 初中生:每次寒暑假都要離開家鄉,和父母二離的時候,我都會很難過。
3. 高中生:考上不同的大學,和同學們二離了,感覺有些傷感。
4. 大學生:畢業后,我們要各奔東西了,這次的二離可能會是永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