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海
基本解釋
征取外貿稅收。 宋 陳造 《定海》詩:“宦廨鹽煙外,居人雜賈胡,聽言須畫字,討海倚輸租。” 宋 陳造 《定海甲寅口號》之三:“已抄口數報隅官,歲后朝餔定不難。且愿眼前彊健在,趁坊討海過冬寒?!?/p>
成語(Idiom):討海
發音(Pronunciation):tǎo hǎ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船只在海上航行,尋找出海的道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討海是一個比喻,用來形容人們積極主動地探索、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和出路。與“求索”、“追求”等意思相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勇往直前,勇于探索新的領域、尋找新的機會。適用于各種工作、學習和生活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討海這個成語出自《晉書·劉琨傳》。劉琨是東晉時期的名將,他在任職時經常帶領部隊出海作戰,以擴大國土。因此,討海一詞就成為了形容人們積極向前、勇往直前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其中,“討”是動詞,表示探索、尋求;“?!笔敲~,表示海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勇于討海,不斷探索新的商機。
2. 這個團隊總是敢于討海,勇于創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討?!迸c“探索海洋”聯系起來,通過想象自己勇敢地駕駛船只在海上航行,尋找新的機會和出路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討?!毕嚓P的成語,例如“漁翁之利”、“蓬門草木”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勇敢地討海,不斷學習新知識。
2. 初中生: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需要勇于討海,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識。
3. 高中生: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們要不斷討海,尋找更廣闊的舞臺。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積極討海,開拓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