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儀
基本解釋
有音樂相配合的禮儀。《周禮·春官·樂師》:“教樂儀,行以《肆夏》,趨以《采薺》,車亦如之。” 鄭玄 注:“教樂儀,教王以樂出入于大寢朝廷之儀。”
成語(Idiom):樂儀(lè yí)
發音(Pronunciation):lè y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心情愉悅,舉止莊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樂儀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樂指快樂、愉悅,儀指禮儀、舉止。樂儀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心情愉悅,舉止莊重,符合禮儀規范。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在快樂的同時也要保持莊重的態度和合適的舉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樂儀一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喜慶場合或正式場合時的態度和舉止。比如,在婚禮上,新郎新娘要保持樂儀,莊重地接受祝福;在重要的會議上,與會者要保持樂儀,舉止得體,以顯示對會議的重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中記載了樂儀的故事。主父偃是戰國時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他在一次宴會上,看到有人醉酒亂舞,破壞了莊重的氛圍。主父偃為了維護禮儀秩序,提醒人們要保持樂儀,莊重地享受快樂。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樂儀是一個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形容詞之間沒有明顯的邏輯關系,但共同點在于都與人的情感、行為有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慶祝活動中,大家都保持著樂儀的態度,莊重而愉悅地享受著快樂時刻。
2. 作為一個領導者,他不僅工作認真負責,而且在公眾場合也始終保持樂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住樂儀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面帶微笑,舉止莊重地享受快樂的時刻,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樂儀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樂儀相關的成語,如樂觀、儀態端莊等。這些成語都與人的心情、舉止有關,可以加深對樂儀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學校的舞臺上表演時,要保持樂儀,面帶微笑,舉止得體。
2. 初中生:參加班級聚會時,大家都要保持樂儀,不要喧鬧,尊重他人。
3. 高中生:在學校的頒獎典禮上,我要保持樂儀,莊重地接受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