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會
成語(Idiom):蟠桃會
發音(Pronunciation):pán táo h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聚集在一起共同慶祝或享受美食的盛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蟠桃會源于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西游記》中的一個情節。故事中,猴子孫悟空闖入天宮后,偷吃了仙桃園中的蟠桃,引起了天庭的震怒。后來,孫悟空與其他神仙達成協議,在每年的蟠桃會上共同慶祝,以化解誤會。因此,“蟠桃會”成為表示人們聚集在一起共同慶祝或享受美食的盛會的成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們聚會、慶祝或享受美食的場景,可以用于形容各種盛大的聚會活動,如生日聚會、團圓飯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蟠桃會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西游記》中的第七回“大鬧天宮”。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蟠桃會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昨天我們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蟠桃會,大家都玩得很開心。
2. 這個周末我們要去參加一個蟠桃會,聽說會有很多好吃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蟠桃會的故事情節,想象人們圍坐在一起享受美食的場景,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西游記》中的故事情節,以及其他與聚會、慶祝相關的成語,如“熱鬧非凡”、“歡聚一堂”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學校舉辦了一個蟠桃會,大家一起吃蟠桃,玩游戲,度過了一個快樂的下午。
2. 初中生:暑假結束后,我們班級組織了一場蟠桃會,同學們聚在一起分享了暑假的快樂經歷。
3. 高中生:畢業前夕,我們班級舉辦了一場難忘的蟠桃會,同學們共同回憶了三年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