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shuǐ zhōng lāo yuè ㄕㄨㄟˇ ㄓㄨㄙ ㄌㄠ ㄩㄝˋ水中撈月(水中撈月)
◎ 水中撈月 shuǐzhōng-lāoyuè
(1) [make vain efforts] 在水中撈月亮。比喻徒勞而無功
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撈月。——元· 楊景賢《劉行首》三折
是人非人心不別,是幻非幻如何說。雖則似空里拈花,卻不是水中撈月。——明· 湯顯祖《還魂記·冥誓》
(2) 也作“水中捉月”
鏡里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牛得。——《景德傳燈錄·永嘉真覺禪師證道歌》
詞語解釋
shuǐ zhōng lāo yuè ㄕㄨㄟˇ ㄓㄨㄙ ㄌㄠ ㄩㄝˋ水中撈月(水中撈月)
比喻白費氣力,毫無成果。 元 楊暹 《劉行首》第三折:“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撈月。”《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子嗣之事,至此暮年,亦是水中撈月了?!?span id="aoclaot" class="diczx1">《人民文學》1981年第5期:“果然那和尚云游不知去向,不要再水中撈月了?!币嘧饕嘧鳌八凶皆隆薄?span id="d3ebyuk" class="diczx1">《景德傳燈錄·永嘉真覺禪師》:“鏡里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宋 黃庭堅 《沁園春》詞:“鏡里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水中撈月
成語(Idiom):水中撈月
發音(Pronunciation):shuǐ zhōng lāo yu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做事不切實際,追求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個人覺得月亮很美,但是無法觸摸到月亮,于是他想出了一個主意,試圖在水中撈起月亮。當水中沒有月亮時,他以為月亮掉到水底了,于是一直在水中撈,結果當然是徒勞無功。這個成語就形象地比喻了做事不切實際,追求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某人追求不切實際的事情,或者形容某人的想法不現實。比如,當有人提出一個無法實現的計劃時,你可以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他們的做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目前沒有具體的來源記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水中”、“撈”和“月”。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計劃就像水中撈月,根本不可能實現。
2. 別再浪費時間了,那個想法就是水中撈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在水中不停地撈月亮,但始終無法成功,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的成語和寓言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些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10歲):他覺得能在游泳池里撈到月亮,太傻了,就像水中撈月一樣。
2. 初中生(14歲):她總是追求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就像水中撈月一樣,很不現實。
3. 高中生(17歲):我覺得他的計劃很不切實際,就像水中撈月一樣,根本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