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戚
基本解釋
六種親屬。《呂氏春秋·論人》:“論人者又必以六戚、四隱。何謂六戚?父、母、兄、弟、妻、子。”
成語(Idiom):六戚
發音(Pronunciation):liù q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喪失至親而感到的悲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六戚是由“六”和“戚”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六”表示數量,意為六個;“戚”表示悲痛、傷心。六戚指的是人喪失了六個至親(父母、兄弟姐妹、兒女、配偶等)而感到的悲痛之情。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喪失親人后的巨大悲傷和痛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六戚通常用來形容人喪失了多個至親的悲痛之情。可以用于表達對別人悲傷的體諒和安慰,也可以用于自我安慰和發泄情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四年》記載了六戚的故事。相傳,春秋時期魯國有一個名叫公孫戚的人,他先后喪失了父親、母親、妻子、兒子、兄弟和姐妹,因此感到極度的悲痛。他的朋友們為了安慰他,合稱他為“六戚”。從此,六戚就成了形容人喪失多個至親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六戚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歷了六戚的痛苦,依然堅強地生活下去。
2. 面對六戚的打擊,他勇敢地面對生活,從中找到了力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六戚拆分為“六個戚”,并聯想到一個人喪失了六個至親而感到的悲痛。可以通過想象這個形象來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有關悲痛和喪失親人的成語,如“七孔生煙”、“百孔千瘡”等,可以進一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都去世了,我感到了六戚的悲傷。
2. 初中生:聽說他在一場車禍中失去了父母、兄弟姐妹和兒女,真是六戚之痛啊。
3. 高中生:這個人在短短幾年內經歷了六戚,但他依然堅強地面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