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簽
基本解釋
道家的典籍。 宋 李彭老 《高陽臺·寄題蓀壁山房》詞:“縹簡云籤,人間一點塵無。緑深門戶啼鵑外,看堆牀、寶晉圖書。” 元 虞集 《寄賀吳宗師七十壽旦》詞:“簪花當日今誰是,試向云籤閲舊章。”
成語(Idiom):云簽
發音(Pronunciation):yún q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簽署合同或文件時,雙方在不同地點通過互聯網進行簽名,無需親自見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云簽是由“云”和“簽”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云”指的是互聯網或云計算技術,而“簽”則表示簽名。云簽的基本含義是指雙方在不同地點通過互聯網進行簽名的行為,無需親自見面。這種簽署方式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常見,尤其是在電子商務和在線合同簽署等領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云簽成語常用于描述通過互聯網進行簽署合同或文件的場景。例如,在電子商務交易中,買賣雙方可以通過電子簽名平臺進行云簽,快速完成交易;在遠程辦公中,員工可以通過云簽系統遠程簽署公司文件,提高工作效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云簽這個成語的起源可追溯到現代科技的發展。隨著互聯網和云計算技術的普及,電子簽名成為了一種便捷、高效的簽署方式。云簽這個成語的出現,正是為了描述這種現代化的簽名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云簽是由兩個單獨的詞語組合而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為了方便合作伙伴們簽署合同,我們采用了云簽的方式。
2. 在互聯網時代,云簽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簽署方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云簽”與互聯網和簽名相關的形象進行聯想,例如想象在云彩中進行簽名的場景,或者將電子簽名的圖標與“云簽”一詞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電子簽名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以及云計算在商業和個人生活中的作用。此外,還可以學習其他與互聯網和現代科技相關的成語,拓寬對現代社會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用平板電腦上的畫板應用程序畫了一幅畫,然后用云簽的方式將它發送給老師。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班級組織了一次線上活動,通過云簽的方式報名參加,方便又快捷。
3. 高中生(16-18歲):在寫論文時,我通過云簽系統與導師進行了多次討論和反饋,提高了論文的質量。
4. 大學生(19-22歲):我在網上購買了一本電子書,通過云簽的方式確認了購買協議,然后立即下載了電子書。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我在公司工作,每天都需要使用云簽系統簽署各種文件,省去了很多麻煩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