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韶
基本解釋
宮廷樂章的美稱。語本《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 孔 傳:“韶, 舜 樂名。” 元 張翥 《寄題顧仲瑛玉山》詩:“入貢徠符紱,儀韶下鳳凰。”
成語(Idiom):儀韶
發音(Pronunciation):yí sh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音樂和歌舞的美妙動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儀韶原指古代祭祀儀式中的一種舞蹈,后來泛指音樂和歌舞的美妙動人。成語“儀韶”用來形容音樂或歌舞的優美動聽,引申為形容事物美好、令人陶醉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音樂、舞蹈、文學作品等藝術形式的美妙動人,也可用來形容景色、氣氛等的美麗動人。適用于文學創作、評論藝術作品、贊美美景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儀韶源于古代帝王祭祀時的一種舞蹈。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時代,有一位名叫儀韶的舞蹈家,他以舞蹈表達對大地的感激之情,舞蹈姿態優美動人,音樂和歌聲悠揚動聽。后來,“儀韶”成為了形容美妙音樂和歌舞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儀韶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音樂會的演奏太令人陶醉了,真是一場儀韶之音。
2. 他的表演技巧和舞姿,簡直就是儀韶展現在舞臺上。
3. 這幅畫真是儀韶動人,讓人仿佛置身于美麗的鄉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結合儀韶的發音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舞蹈家在舞臺上翩翩起舞,音樂和歌聲悠揚動聽,給人一種美妙動人的感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古代舞蹈文化、音樂文化和古代祭祀儀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儀韶的含義和起源。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喜歡聽儀韶之音,它讓我感到快樂和放松。
2. 中學生(13-18歲):這部電影的配樂真是儀韶動人,讓人沉浸其中。
3. 大學生(19-22歲):這個舞蹈團的演出真是儀韶絕倫,我被他們的表演征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