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
基本解釋
(1).極悲哀。《呂氏春秋·明理》:“夫有天賞得為主,而未嘗得主之實,此之謂大悲?!?br>(2).佛教語。救人苦難之心,謂之悲;佛菩薩悲心廣大,故稱大悲?!洞蟀隳鶚劷?jīng)》卷十一:“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若無大悲者,是則不名佛。” 唐 楊炯 《盂蘭盆賦》:“上妙之座,取於 燈王 之國;大悲之飯,出於 香積 之天。” 傅尃 《感秋》詩之四:“誓愿眾生終度盡,幾時穩(wěn)放大悲船。”
成語(Idiom):大悲
發(fā)音(Pronunciation):dà bē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極度悲傷的心情或情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悲是由“大”和“悲”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大悲的基本意思是指極度悲傷的心情或情感。它表達了人們在面對悲痛或遭遇不幸時的心情,通常表示深深的悲傷和痛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悲可以用來形容一些喪失親人、失去重要事物或遭遇不幸的人們的心情。它常常用于形容悲傷的情緒,如失去親人時的悲痛、面對巨大災難時的悲傷等。此外,大悲也可以用于描述某種事情或情況給人帶來的巨大痛苦和痛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悲這個成語最早出自佛教。在佛教中,大悲是指菩薩或佛陀對眾生的無盡悲憫心。佛陀為了拯救眾生而放棄了自己的安樂,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幫助眾生擺脫苦難。因此,大悲在佛教中象征著慈悲和悲憫。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悲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次大地震中,許多人的家園被摧毀,他們感到大悲無助。
2. 聽到父母離世的消息,小明感到大悲無盡,痛苦不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大悲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將大悲與悲傷的情緒聯(lián)系起來,想象自己在面對極度悲傷時的心情。
2. 將大悲與佛教中的慈悲和悲憫聯(lián)系起來,想象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佛教的大悲概念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佛教的教義和修行方法,深入探索大悲的含義和實踐。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聽到小狗被車撞死的消息,小明感到大悲無助。
2. 初中生:在這次洪水中,許多人的家園被沖走了,他們感到大悲痛苦。
3. 高中生:面對朋友的背叛,小紅感到大悲心痛,不知如何是好。
4. 大學生:在這次疫情中,許多人失去了親人和工作,他們感到大悲無盡,生活變得一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