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撥
成語(Idiom):提撥(tí bō)
發音(Pronunciation):tí b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提醒、啟發、指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提撥是指通過言語或行動來提醒、啟發他人,給予指點。它強調對他人的關心和幫助,通過提供指導和建議來幫助他人成長進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提撥常用于表達對他人的關心和幫助,適用于各種社交場合,尤其在教育、工作和家庭中。可以用于表達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對同事的工作指導、對子女的成長關懷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陳涉世家》記載了一個故事。在秦末亂世,陳涉是一個貧困的農民,他希望能夠幫助人民擺脫苦難,但他自己又沒有足夠的能力和智慧。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叫張良的智者,張良提撥了陳涉,給予他指導和建議,幫助他成為了一個偉大的領袖。從此以后,“提撥”就成為了表達關心和幫助他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提撥是一個動詞短語,由“提”和“撥”兩個動詞組成。其中,“提”表示提醒、啟發,而“撥”表示指點、引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老師經常提撥學生要多讀書,多思考。
2. 領導提撥我,讓我注意工作中的細節問題。
3. 父母總是提撥孩子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提撥”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用手輕輕提起對方的肩膀,然后用手指指向正確的方向,表示給予指點和建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提撥”相關的成語,如“提攜”、“提點”等,以擴展自己的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經常提撥我們要愛護環境,保持教室的整潔。
2. 初中生:老師提撥我們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增長見識。
3. 高中生:老師提撥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努力學習為將來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