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
基本解釋
◎ 白頭翁 báitóuwēng
(1) [the old man with grey hair]∶白頭發的老人
(2) [starling;chinese bulbul]∶鳥名,羽毛黑褐色,頭上毛白色,善鳴叫,捕食蟲子
(3) [ Pulsatilla chinensis ]∶植物名,毛艮科多年生草本,花紫紅色,果實有很長的白毛,可入藥
英文翻譯
1.{中藥} the root of Chinese pulsatilla
詳細解釋
(1).白發老人。 唐 王昌齡 《題灞池》詩之二:“借問白頭翁,垂綸幾年也?”《資治通鑒·漢武帝征和三年》:“會 高寢 郎 田千秋 上急變,訟太子寃曰‘……臣嘗夢一白頭翁教臣言’。” 宋 陳師道 《寄張大夫》詩:“只應青眼老,尚記白頭翁。”
(2).草名。近根處有白茸,狀似白頭老翁,故名。《太平御覽》卷九九○引《本草經》:“白頭翁,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味苦溫,無毒。” 唐 李白 《見野草中有名白頭翁者》詩:“如何青草里,亦有白頭翁。” 宋 王安石 《與同官會飲于城南因成一篇追寄》詩:“赤車使者白頭翁,當歸入見天門東。”
(3).鳥名。身間青,腦上暈深團,老時頭部毛變白,故名。《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恪之才捷,皆此類也”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曾有白頭鳥集殿前, 權 曰:‘此何鳥也?’ 恪 曰:‘白頭翁也。’” 宋 王質 《林泉結契·山友辭·白頭翁》:“白頭翁,白頭翁,咀嚼淺紫掐深紅。”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八:“道上鉤衣蒼耳子,風前聒客白頭翁。”《新民晚報》1990.3.20:“有一次大風雨后,我在校園的林子里撿到一只小白頭翁。”
成語(Idiom):白頭翁(bái tóu wēng)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tóu w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白發蒼蒼的老人,也比喻年老而精神矍鑠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頭翁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用來形容年老而精神矍鑠的人。白頭翁的“白頭”指的是白發,代表年老的象征;而“翁”則是指男子,特指年長者。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年老而精神矍鑠的形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頭翁常用于贊美年長者仍然精神矍鑠、健康活躍的情況下。可以用于夸獎老人的智慧、經驗和精神狀態,也可以形容年長者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仍然有活力和朝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頭翁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小說《喻世明言》中。故事中,有一位年老的白發翁,他雖然年紀已經很大,但是依然精神矍鑠,智慧過人。因此,后來人們就用“白頭翁”來形容年老而精神矍鑠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已經八十歲了,卻依然是個白頭翁,每天都充滿活力。
2. 奶奶雖然年紀大了,但是她是個白頭翁,思維敏捷,健康有活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年老的白發翁,他雖然年紀大了,但是依然精神矍鑠,活力充沛,思維敏捷。這樣的形象會更加深入人心,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年老有關的成語,如“白發蒼蒼”、“老當益壯”等,來擴展對年老與精神狀態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奶奶已經七十歲了,但她依然是個白頭翁,每天都會帶我去公園玩。
2. 初中生:雖然他已經六十多歲了,但他是個白頭翁,他的智慧和經驗真的讓我佩服。
3. 高中生:我爺爺雖然已經退休了,但他是個白頭翁,他積極參加各種社區活動,對生活充滿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