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寤
基本解釋
(1).覺醒;醒悟。 漢 東方朔 《七諫·沉江》:“不開寤而難導兮,不別橫之與縱。” 漢 班固 《典引》:“即召臣入問:‘本聞此論非耶?將見問意開寤耶?’臣具對素聞知狀。”
(2).使醒悟。 明 張居正 《答上師相徐存齋書》之二:“每欲候一旦之會,開寤明主。送 姬旦 於 周 郊,起 潞公 於 洛 下。”
成語(Idiom):開寤
發音(Pronunciation):kāi w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開拓新的事業或領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開寤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開”意為開拓、開啟,第二個字“寤”意為覺醒、清醒。開寤的基本含義是指開拓新的事業或領域,意味著覺醒并開啟新的機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開寤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的精神狀態。它可以用于描述個人或團體在工作、學習或創業中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此外,開寤也可以用來鼓勵他人勇于嘗試新事物,追求夢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開寤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的魯哀公十四年。據傳,當時魯國有個叫季康子的大臣,他在國內推動開辦學校,提倡教育,使得魯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得到了發展。季康子的教育事業被視為開拓新的領域,因此人們用“開寤”來形容他的努力和成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開寤是一個形容詞+動詞的結構,其中,“開”是形容詞,表示開啟、開拓的意思;“寤”是動詞,表示覺醒、清醒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積極開寤,不斷探索新的商機。
2. 這個團隊的成員都非常開寤,勇于挑戰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開寤”與“開拓覺醒”進行聯想,因為開寤的基本含義是開拓新的事業或領域,意味著覺醒并開啟新的機遇。你可以想象自己在開辟新的道路時,突然覺醒并迎接新的挑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開寤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開創先河”、“開天辟地”等。這些成語都與開拓、創新和開啟新事物有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努力學習,開寤自己的未來。
2. 初中生:我們班同學都很開寤,積極參加各種活動。
3. 高中生:考試成績不理想,但我會保持開寤的心態,努力提高自己。
4. 大學生:大學是開寤人生的重要階段,我將積極投身社會實踐。
5. 成年人:工作中遇到挑戰時,要保持開寤的心態,不斷創新。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