侻陋
成語(Idiom):侻陋
發音(Pronunciation):tuó l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行粗俗、庸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侻陋是由“侻”和“陋”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侻指粗俗、庸俗,陋指粗鄙、低劣。侻陋形容人的言行舉止粗俗、庸俗,沒有修養和品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諷刺那些言行舉止粗俗、庸俗的人。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的儀表儀態不端,或者描述一個人的言辭粗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南朝梁代的《梁書·驃騎將軍傳》。當時,有一位名叫王琳的將軍,他的品行粗俗、言行鄙陋,被人稱為“侻陋”。后來,這個成語就被用來形容那些言行粗俗、庸俗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辭侻陋,舉止粗魯,沒有一點修養。
2. 這個人的儀表儀態非常侻陋,一點也不符合社會禮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侻陋”聯想為“托兒樓”,想象一個充滿了粗俗、庸俗人的樓房,他們的言行舉止都很粗鄙低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與修養相關的成語,如“雅致”、“風度翩翩”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修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的舉止真是太侻陋了,老師都不喜歡他。
2. 初中生(14歲):我覺得那個明星的言辭有點侻陋,不太符合公眾形象。
3. 高中生(17歲):這個電影里的角色形象很侻陋,完全沒有教育意義。
4. 大學生(20歲):我們要提倡文明禮貌,不能說粗話或者做侻陋的事情。
5. 成年人(30歲):在公共場合,我們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侻陋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