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侵
成語(Idiom):貌侵
發音(Pronunciation):mào q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外貌丑陋或不端正的人,會影響到他人的美感或心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貌,指外貌;侵,指侵犯。意思是指外貌丑陋或不端正的人,會對他人的美感或心情造成影響,侵犯他人的感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外貌不好看、不雅觀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舉止、言行不得體,給人帶來不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根據古代文獻記載,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后漢書·公孫述傳》。公孫述是東漢末年的一個官員,他長相丑陋,但他的才華卻備受贊賞。有一次,他去拜訪當時的太尉袁紹,袁紹看到公孫述的丑陋外貌,不禁感到不悅。但袁紹仍然對公孫述禮遇有加,表示不會因為外貌而對他有任何偏見。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了形容外貌丑陋但才華出眾的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長得很貌侵,但是他的聰明才智卻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2. 這個電影明星雖然貌侵,但是他的演技出色,深受觀眾喜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貌侵”,即外貌侵犯他人的美感或心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外貌相關的成語,如“貌似強大”、“貌合神離”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外貌雖然貌侵,但他是一個非常友善的人。
2. 初中生:雖然她看起來貌侵,但是她的品德卻很好。
3. 高中生:不要只看重外貌,因為一個人的價值不僅僅在于貌侵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