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惑
成語(Idiom):明惑
發音(Pronunciation):míng h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明亮而迷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明亮指光亮、清晰,迷惑指使人產生困惑、疑惑。明惑表示事物看似明亮清晰,但實際上卻有迷惑、困惑的地方,容易讓人產生疑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物表面光鮮亮麗,但其中隱藏著迷惑、疑惑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人的言行看似正直明亮,但實際上卻有欺騙、猜疑的成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有“明而無當”的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衛國的將軍驃騎在與敵人作戰時,敵人故意展示出明亮的形象,讓驃騎產生了疑惑,最終導致了失敗。后來,人們將這種明亮而迷惑的情況稱為“明惑”。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廣告看起來很明亮,但其中是否有明惑,還需要仔細分析。
2. 他的言辭很明亮,但我總覺得有些明惑不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明亮和迷惑兩個詞進行對比,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想象一個表面光鮮亮麗的事物,但在內部卻隱藏著迷惑的情況,以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相關成語,如“明察秋毫”、“明哲保身”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笑容看起來很明亮,但我覺得有些明惑。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電視節目雖然很有吸引力,但其中可能存在明惑的廣告。
3. 高中生(16-18歲):這篇文章雖然觀點明亮,但其中的論證卻存在明惑之處。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他的演講很有說服力,但其中是否有明惑,還需要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