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箕裘相繼(jī qiú xiāng jì)
發音(Pronunciation):jī qiú xiāng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困難時相互幫助,共同渡過難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箕裘,古代用來盛放谷物的器皿;相繼,一個接一個地。箕裘相繼形容人們相互幫助,共同解決問題或渡過困難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努力,共同度過困難的情境。可以用來形容團隊合作、互助互愛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五年》記載了一個關于箕裘相繼的故事。公元前511年,魯國國君僖公因為受到晉國的侵擾而流亡,他的臣子們為了保護他,用箕裘來遮蓋他的身體,相互保持溫暖。這個故事成為了箕裘相繼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箕裘+相繼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次災難中,全國人民箕裘相繼,共同抗擊自然災害。
2. 在團隊合作中,大家箕裘相繼,共同完成了任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箕裘相繼的故事情節,想象人們用箕裘相互遮蓋身體,形成一個緊密的群體,共同渡過困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等,進一步豐富對于團結合作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學校里,我們要箕裘相繼,共同學習,互相幫助。
2. 初中生:在班級活動中,我們要箕裘相繼,共同合作,完成任務。
3. 高中生:在備考期間,同學們要箕裘相繼,共同努力,取得好成績。
4. 大學生:在社團活動中,我們要箕裘相繼,共同策劃,舉辦一場成功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