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屩
基本解釋
稱僧道的鞋子。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韻》:“到迴解風襟,臨幽濯云屩。”
成語(Idiom):云屩
發音(Pronunciation):yún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做事虛浮、不切實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云屩由“云”和“屩”兩個字組成。云指天上的云彩,屩指草鞋。云屩這個成語比喻做事像腳下穿著草鞋走在天上的云彩上一樣,虛浮不切實際,缺乏實際基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那些一味空談、只說不做、缺乏實際行動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計劃或想法不切實際、不現實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云屩最早出自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卷中的《云屩》一則故事。故事中,有位婦人買了一雙草鞋,以為穿上草鞋就能行走云端,結果摔得鼻青臉腫。這個故事通過草鞋和云彩的對比,形象地揭示了虛浮不切實際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云屩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計劃完全是云屩,根本無法實現。
2. 別再說空話了,你這種云屩的行為一點意義都沒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云屩想象成一個人穿著草鞋走在天上的云彩上,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虛浮、不切實際相關的成語,如“空中樓閣”、“畫餅充饑”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想法太云屩了,根本不現實。
2. 初中生:老師說的那個計劃聽起來很云屩,我們應該提出一些實際可行的建議。
3. 高中生:他總是在班級討論中提出一些云屩的觀點,讓大家感到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