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父
成語(Idiom):章父
發音(Pronunciation):zhāng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父親的尊嚴和威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章父源自《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章父不得於家。”原意是指父親在家庭中無法保持尊嚴和威嚴。后來,這個成語的含義擴展為指父親在社會上也無法保持尊嚴和威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父親在家庭或社會中地位不高、威嚴受損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或職位上失去了威信和權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時期的魯國。當時,昭公是魯國的國君,他的父親章父在家庭和社會中都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尊嚴。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人的地位和威嚴不僅僅取決于他的職位或權力,更取決于他的品德和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章父”+動詞“不得於”+賓語“家”。其中,“不得於”表示無法在某個地方或領域得到滿足或實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父親雖然是個大官,但在家里卻是個章父,沒人尊敬他。
2. 這位領導在工作中失去了威信,成了一個章父。
3. 老師是學生心目中的章父,他的話語權很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父親在家庭中失去了尊嚴和威嚴的情景,將其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家庭、尊嚴、威嚴相關的成語,如“家丑不可外揚”、“官官相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是個章父,他在家里沒有權威。
2. 初中生:班主任是個章父,同學們都不太尊重他。
3. 高中生:這位校長在學校里成了一個章父,沒有人愿意聽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