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蠻
基本解釋
(1). 唐 白居易 的舞妓名。 唐 孟棨 《本事詩·事感》:“ 白尚書 姬人 樊素 善歌,妓人 小蠻 善舞。嘗為詩曰:‘櫻桃 樊素 口,楊柳 小蠻 腰。’”
(2).泛指姬妾。 宋 黃庭堅 《采桑子》詞:“虛堂密候參同火,梨棗枝繁,深鎖三關,不要 樊姬 與 小蠻 。” 程善之 《擬古》詩:“前車擁賓客,后乘載 小蠻 。”
(3).酒器名。 唐 白居易 《春晚酒醒尋夢得》詩:“還攜小蠻去,試覓 老劉 看。”自注:“小蠻,酒榼名也。”按, 白居易 《夜招晦叔》詩有“高調 秦 箏一兩弄,小花蠻榼二三升”之句,蓋“小蠻”即“小花蠻榼”之略稱。
成語(Idiom):小蠻
發音(Pronunciation):xiǎo m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性格或舉止粗魯、野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小蠻意為小孩子野蠻、粗魯的樣子。用來形容人的性格或舉止粗魯、野蠻,沒有禮貌或不懂規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小蠻一詞通常用于描述人的行為舉止粗魯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懂規矩、缺乏禮貌的行為,也可以用來形容成年人的粗魯舉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小蠻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位名叫蠻小姐的女子,她的性格粗魯、舉止野蠻,不懂得做人的規矩。因此,人們用“小蠻”來形容那些行為舉止粗魯、不懂禮貌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表示人的性格或舉止。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小孩子真是小蠻,連基本的禮貌都不懂。
2. 她雖然長得漂亮,但舉止粗魯,真是個小蠻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小孩子在野外嬉戲,舉止粗魯、野蠻的樣子,這樣就能夠記住“小蠻”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人的性格或舉止相關的成語,如“大方”、“溫文爾雅”等,來擴展對人性格的描述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小蠻的小朋友不懂禮貌,經常打鬧。
2. 小學生:他的舉止太小蠻了,老師都不喜歡他。
3. 中學生:那個女生雖然長得漂亮,但舉止粗魯,真是個小蠻妞。
4. 大學生:他的態度太小蠻了,完全沒有考慮別人的感受。
5. 成年人:在公共場合要注意禮貌,不要舉止小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