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題
基本解釋
(1).傳說中的國名。《山海經·海內南經》:“ 匈奴 、 開題之國 、 列人之國 并在西北。”
(2).猶宣講。《太平廣記》卷三七九引 唐 戴孚 《廣異記·崔明達》:“﹝王﹞謂 明達 曰:‘冥中深要陽地功德,聞上人通《湼盤經》,故使奉迎,開題延壽。’……王指令 明達 上座開題,仍於塔下設席,王跪。 明達 説一行,王云:‘得矣。’”
成語(Idiom):開題
發音(Pronunciation):kāi t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開展討論、研究或寫作的主題或題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開題是指在學術、研究、寫作等領域中,開始討論、研究或寫作的主題或題目。它強調了在進行學術或研究工作時,要首先明確研究的方向和內容,確定研究的目標和范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開題常用于學術研究、論文寫作、課堂討論等場景中。在學術研究中,開題是研究者明確研究課題、提出研究問題、設定研究目標的重要步驟。在論文寫作中,開題是指明確論文的主題、目的和結構,為后續的寫作工作打下基礎。在課堂討論中,開題是指引導學生討論或展開話題的開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開題一詞最早見于明代吳應箕的著作《夢梁錄》,該書是一部記載朝政、官場風云和歷史典故的筆記類著作。開題一詞在其中的使用,是指開始議論某個話題或問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進行研究之前,我們需要先開題,明確研究的方向和目標。
2. 論文的開題部分應該包括對研究問題的界定和研究目的的闡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開題”。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個講臺前,正式開展一場討論或演講,這個講臺上有一個大字“題”,表示討論或研究的主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論文寫作相關的成語,如“立論”、“論證”、“結論”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寫作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在課堂上開題討論了如何保護環境。
2. 初中生:老師讓我們開題寫一篇關于友誼的作文。
3. 高中生:為了更好地展開研究,我們在課題選擇后進行了開題報告。
4. 大學生:在進行畢業論文寫作前,我們需要先進行開題答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