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
基本解釋
猶心性。佛教視心為萬法之源,故稱。 唐 元稹 《度門寺》詩:“心源雖了了,塵世苦憧憧。” 宋 邵雍 《暮春吟》:“自問心源無所有,答云疎懶味偏長。”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大易》:“此惟明於大化之渾淪與心源之寂感者,乃知元亨利貞統於《乾》《坤》之妙。” 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民能以秉彝之純瑩智照直證心源,不為一偏一曲之成所拘蔽,斯其包藴之善,自能發揮光大。”
成語(Idiom):心源(xīn yuán)
發音(Pronunciation):xīn y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內心深處的根源,也表示心靈的源泉或思想的起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心源是由“心”和“源”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心指人的內心世界,源指根源或起源。心源的意思是指人的內心深處的根源,也表示心靈的源泉或思想的起源。它強調人的內心世界是行動和思考的根源,決定了人的行為和思想的走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心源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內心思想或情感的來源。它常常用于描述一個人的行為或決策是出于內心的真實想法或感受。此外,心源也可以用來表達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是純凈、善良和正直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心源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不太清楚,但它的意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思想。儒家強調人的內心世界的重要性,認為一個人的內心深處決定了他的行為和思想的品質。因此,心源成語可以說是儒家思想對人性的一種描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心源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善良和正直來自他內心深處的心源。
2. 我們應該從內心的心源出發,做出正確的決策。
3. 她的創作靈感來自于她豐富的心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心源與“心靈的源泉”或“思想的起源”聯系起來記憶。此外,也可以將心源與儒家思想中強調內心世界的重要性聯系起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心源這個成語可以進一步了解儒家思想和人性的探索。可以閱讀相關的文獻或書籍,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對社會的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快樂來自于內心深處的心源。
2. 初中生: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源,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3. 高中生:要發展自己的創造力,需要從內心的心源尋找靈感。
4. 大學生:我的內心深處的心源驅使我追求真理和智慧。
5. 成年人:要保持善良和正直,需要從內心的心源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