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降
成語(Idiom):逃降
發音(Pronunciation):táo ji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逃避責任或處罰,尋求寬恕或放寬處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逃降是由“逃”和“降”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逃指逃避,降指降低。逃降的基本含義是逃避責任或處罰,尋求寬恕或放寬處罰。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犯錯或犯罪的人通過逃避或尋求寬恕來減輕或避免懲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逃降這個成語常常在法律、政治、教育等領域中使用。例如,當一個人犯了錯誤或犯罪后,他可能會試圖逃避責任或處罰,或者尋求寬恕或放寬處罰。逃降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人在面對問題時逃避承擔責任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逃降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文帝紀》中。故事講述了西漢時期,一個名叫竇憲的官員因為犯了錯誤而被貶謫到了邊遠地區。在那里,他表現出了極好的能力和才華,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和贊賞。后來,竇憲被召回并得到了寬恕和晉升。這個故事形成了逃降這個成語的含義,意味著通過逃避和尋求寬恕來減輕或避免懲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逃降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逃”和動詞“降”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犯了錯誤后試圖逃降,但最終還是受到了嚴厲的懲罰。
2. 她為自己的過錯感到后悔,決定主動承擔責任,而不是試圖逃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住逃降這個成語,可以將其分解為兩個部分,逃和降。逃可以聯想到逃避,而降可以聯想到降低。可以用一個形象的場景來幫助記憶,想象一個人在逃避責任或處罰時,試圖通過降低自己的罪行來逃避懲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要進一步了解逃降這個成語,可以研究其他相關的成語,如逃之夭夭、逃遁、逃亡等。此外,還可以了解逃避責任和尋求寬恕在不同文化和社會背景中的觀念和實踐。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做錯了事情,但是試圖逃降,不愿意承擔責任。
2. 初中生(13-15歲):她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承認并尋求寬恕,而不是試圖逃降。
3. 高中生(16-18歲):面對挑戰時,我們不能逃降,而應該勇敢面對并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