驁肆
成語(Idiom):驁肆(áo sì)
發音(Pronunciation):áo s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放肆傲慢,不受拘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驁肆是一個形容詞,由“驁”和“肆”兩個字組成。驁意為傲慢、狂妄,肆意為放肆、不受拘束。這個成語形容人的行為放肆傲慢,不受限制和約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驁肆一詞常用于形容人的傲慢無禮、放肆囂張的行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自以為是,不顧他人感受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崔浩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崔浩是晉朝時期的一位官員,他為人傲慢自大,不受他人約束。有一天,崔浩到一家酒店吃飯,他要求店家給他準備一只雞,店家告訴他雞已經賣完了。崔浩非常生氣,大聲說:“我要一只雞!”他的傲慢和無禮引起了眾人的反感。后來,人們用“驁肆”來形容崔浩的行為,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驁肆行為引起了眾人的不滿。
2. 他驕傲自大,總是驁肆地對待他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驁肆”拆分成“驕傲自大”和“放肆囂張”兩個詞語來記憶。同時,可以通過與崔浩的故事聯系起來,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傲慢自大、放肆囂張相關的成語,如“目中無人”、“目空一切”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驁肆行為讓老師非常生氣。
2. 初中生:他總是驁肆地對待同學,沒有朋友愿意和他一起玩。
3. 高中生:他的驕傲和驁肆讓他失去了很多機會。
4. 大學生:這個政治家的驁肆言論引起了公眾的強烈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