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
基本解釋
[釋義]
(名)指個人的生命、健康、行動、名譽等(著眼于保護或損害)。
[構成]
偏正式:人(身
[同音]
人參
英文翻譯
1.living body of a human being; person
詳細解釋
◎ 人身 rénshēn
[human body] 人的身體;亦指人的行為、名譽等,是法律意義上的名詞
人身傷害罪
(1).人的身體。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賓白》:“就人身論之,則如肢體之于血脈。”
(2).佛教語。謂在輪回中轉世投生的人。《梵網經·菩薩戒序》:“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但當兼修戒行,留心誦讀,以為來世津梁。人身難得,勿虛過也。”身,一本作“ 生 ”。《南史·褚裕之傳》:“佛教自殺者不得復人身。”
(3).指當事人本身。 南朝 梁 沉約 《南郊恩詔》:“人身及家口質繫,悉散還私家。”
(4).指人品和才學。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惡,汝何以恨乃爾?”《梁書·陳伯之傳》:“ 臨川 內史 王觀 , 僧虔 之孫,人身不惡,便可召為長史。”
(5).指個人的生命、行動、名譽等。 劉賓雁 《在橋梁工地上》:“但是從來無人說這種雜亂無章、盲目趕工、大量發生人身、質量事故是冒險。”如:人身自由;人身攻擊。
成語(Idiom):人身
發音(Pronunciation):rén s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生命和身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人身是一個合成詞語,由“人”和“身”兩個字組成。表示人的生命和身體,強調人的存在和存在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描述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人的生命安全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來源于《莊子·養生主》:“人身莫貴于生,生莫貴于身。”意思是人的身體最重要,生命最重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人身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健康是最重要的,我們要珍惜自己的人身。
2. 他因為交通事故而受了嚴重的人身傷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語的結構,將“人”和“身”兩個字分別與人的形象和身體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人身有關的成語,如“人滿為患”、“人山人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好好保護自己的人身,不讓自己受傷。
2. 初中生:交通安全很重要,我們要注意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
3. 高中生:人身自由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應該得到保護。
4. 大學生:身體健康是幸福的基石,我們要注重保護自己的人身。
5. 成年人:工作繁忙時要注意保護自己的人身健康,不能過度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