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詭
成語(Idiom):設詭
發音(Pronunciation):shè g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設下圈套,捉弄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設詭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設,意為設立、設計;詭,意為奸詐、狡猾。設詭的含義是指某人故意設計圈套或陷阱,用來捉弄、愚弄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設詭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行為狡詐、陰險,或者表示某人在某種情境下故意設下圈套來捉弄他人。可以用于描述欺騙、詐騙、陷害等負面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設詭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史記·齊太公世家》。故事中描述了齊國的太公望在建立國家的過程中,他的兄弟齊威王曾設詭陷害他,但太公望聰明機智,成功化解了陷阱,最終得以建立齊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設詭屬于四字成語,由兩個動詞性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設詭陷害同事,結果被發現了。
2. 小明設詭捉弄同學,讓他上當受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設詭”拆解為“設”和“詭”來記憶。設可以聯想到設計、設置,而詭可以聯想到狡猾、陰險。將這兩個詞聯系起來,就可以記住設詭的含義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成語的起源和故事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文章或者觀看相關的電影、電視劇來進一步加深對設詭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設詭讓我拿了一塊假糖果,我生氣極了。
2. 初中生:他設詭陷害同學,結果被老師發現了。
3. 高中生:她設詭誘騙同學給她寫作業,最后被揭穿了。
4. 大學生:他設詭謀劃一場惡作劇,把整個宿舍都逗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