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凝
成語(Idiom):凝凝
發音(Pronunciation):níng n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水或液體凝結成固體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凝凝是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液體凝結成固體的狀態。它表示物質的變化過程,從液體狀態到固體狀態的轉變。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冰、霜、雪等物質在冷凍狀態下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凝凝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冬天的寒冷,也可以用來描寫自然界的美景。此外,它也可以用來比喻人的心情或情感的冷漠、冷靜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凝凝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凝之篇》中。篇中描述了冬天的景象,用凝凝來形容冰雪的凝結狀態。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詩歌中對自然景觀的描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凝凝是一個重復疊加的結構,兩個相同的字形成了一個形容詞。這種結構使得成語更加生動形象,能夠更好地表達液體凝結成固體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冬天的夜晚,大地上凝凝的冰雪映照著月光。
2. 她的淚水在寒冷的夜風中凝凝成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冬天、寒冷的景象聯系起來記憶凝凝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寒冷的冬天,大地上的水凝結成冰雪的樣子,這樣就能夠很好地記住凝凝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凝凝這個成語,還有許多與冷凍、凝結相關的成語,如凝重、凝視、凝固等。可以進一步學習這些成語,擴大對冷凍狀態的描述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3-6歲):冬天的水變成冰,凝凝的。
2. 小學生(7-12歲):大地上的雪花凝凝的,像一片白色的世界。
3. 中學生(13-18歲):她的眼神凝凝地看著遠方,似乎在思考著什么。
4. 大學生及成人(18歲以上):他的心情凝凝的,不愿意與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