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局
基本解釋
宋 代為殿前司屬下將校的名稱。后亦指衙役。《古今小說·宋四公大鬧禁魂張》:“那個丞局拿了包兒,先過渡去了。”
成語(Idiom):丞局(chéng jú)
發音(Pronunciation):chéng j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的職務和權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丞局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成語,丞指的是官員的職務,局指的是官員的權力。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官員的職務和權力,意味著擁有權力的人可以掌控一切,對事物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丞局一詞可以用于描述政府、組織或公司中的高層官員,以及他們的權力和職務。它也可以用來描述某個人在某個領域或行業中的權威地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丞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官員制度。在古代,官員的職務和權力由皇帝授予,并且擁有丞局的人可以對下屬官員進行任免和管理。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官員的權力和職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丞局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通過丞局的職務,掌握了公司的決策權。
2. 這位官員的丞局使他在政府中擁有重要的地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丞局與“官員的權力和職務”聯系起來進行記憶。你可以想象一個官員手持權杖,掌控著整個局面。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官員制度和官職等方面的知識,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丞局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爸爸是學校的校長,他擔任了丞局的職務。
2. 初中生(13-15歲):政府的丞局能夠影響整個國家的發展。
3. 高中生(16-18歲):他通過丞局的權力,成功地推動了社會的改革。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作為一名企業高管,他擁有丞局的權力,能夠決定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