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簡
基本解釋
(1).古代用以書寫文字的竹木簡。長一尺二寸,或倍之,故稱。《尸子》卷上:“明王之道易行也……書之不盈尺簡,南面而立,一言而國治。” 南朝 梁 徐勉 《修五禮表》:“及 東京 曹褒 ,南宮制述,集其散畧,雖寫以尺簡,而終闕平奏。”
(2).指極少量的簡策;書籍。《新唐書·藝文志序》:“ 安祿山 之亂,尺簡不藏。”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一》:“及 廣明 初, 黃巢 干紀,尺簡無存。”
近義詞
函牘、尺牘、尺書、文書、文牘、尺素、翰札、簡牘、信件、竹簡、書牘、書函、書柬、書札
成語(Idiom):尺簡
發音(Pronunciation):chǐ j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章或書籍簡練、扼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尺簡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尺”指的是一種長度單位,相當于30厘米,“簡”指的是簡潔、簡練。尺簡的基本含義是指文章或書籍簡練、扼要,沒有冗長的敘述或廢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尺簡常用于形容文章、書籍、演講等文字或言辭簡潔有力,表達思想深刻、內容豐富的情況。可以用來贊美優秀的作品,也可以用來批評冗長廢話的文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尺簡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原文為“尺簡之書,墨故盡也”。意思是指使用了尺簡的書籍,表示書寫的墨水已經用盡。后來,尺簡逐漸演變為形容文章簡練、扼要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尺簡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形式上比較簡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篇文章寫得尺簡明了,一目了然。
2. 他的演講很尺簡,沒有冗長的廢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尺簡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根尺子上有一個簡約的標志,代表著文章簡練扼要的特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文章、書籍有關的成語,例如“字正腔圓”、“文不加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作文寫得很尺簡,老師夸我寫得很好。
2. 初中生:這本書的內容尺簡明了,很容易理解。
3. 高中生:老師要求我們寫一篇尺簡的議論文,不要寫太多廢話。
4. 大學生:我喜歡讀那些尺簡的哲學論著,能夠深入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