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守
基本解釋
◎ 屯守 túnshǒu
[garrison] 駐守;戌守
屯守邊陲
詳細解釋
(1).駐守。 漢 荀悅 《漢紀·武帝紀一》:“留軍屯守空地,曠日彌久,士卒勞倦。”《明史·兵志三》:“ 洪武 時, 宣府 屯守官軍殆十萬。” 清 惲敬 《三代因革論六》:“《采薇》、《出車》、《杕杜》, 周 之詩也。然 夏 殷 不能無屯守之卒,可知也。”
(2).指守護。《世說新語·任誕》“恒大飲酒” 劉孝標 注引 晉 裴啟 《語林》曰:“ 伯仁 正有姊喪,三日醉;姑喪,二日醉,大損資望。每醉,諸公常共屯守。”
成語(Idiom):屯守
發音(Pronunciation):tún s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軍隊駐守在某個地方,堅守陣地,不退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屯:軍隊駐扎;守:守衛。屯守意為軍隊駐守在某個地方,堅守陣地,不退讓。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軍隊在戰爭或防御時堅守據點,不畏艱險,不退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屯守常用于形容個人或集體在面對困難、挑戰或危險時堅守崗位、堅守信念,不退縮不退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一年》記載了屯守這個成語的故事。故事中,齊國公子光因為對齊國國君有功被封為卿。公子光剛剛上任,就接到了一個難題——齊國的邊境被敵國侵犯,他需要派兵前去抵抗。公子光派出了一支由自己親自領導的軍隊,堅守在邊境的要地,不讓敵人進入齊國的領土。最終,他們成功地擊退了敵人。這個故事成為了“屯守”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屯守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屯”和動詞“守”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戰爭中,士兵們要屯守陣地,保衛家園。
2. 面對艱難困苦,我們要堅定信念,屯守自己的夢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屯守”與“堅守”聯系在一起記憶。它們的意思相似,都表示堅持不退卻,不放棄。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屯守”相關的成語,如“守株待兔”、“堅守陣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屯守在學習的道路上,不放棄努力,取得好成績。
2. 初中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屯守在正確的價值觀上,不受外界的誘惑。
3. 高中生: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我們要屯守在知識的海洋中,不斷學習進步。
4. 大學生:面對社會的競爭,我們要屯守在自己的領域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