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糧
基本解釋
按人口所征收的稅糧。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二》:“ 武當 、 元君 二祠,國家歲籍其香錢,常數(shù)萬緡……似當入之本州,以為往來廚傳之費,免加派之丁糧則善矣?!?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地丁原始》:“ 康熙 五十三年,御史 董之燧 請統(tǒng)計丁糧,案畝均派?!?/p>
成語(Idiom):丁糧(dīng liáng)
發(fā)音(Pronunciation):dīng li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軍隊的口糧,也泛指生活必需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丁糧是由“丁”和“糧”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丁”指的是士兵,也可以指勞動者;“糧”指的是糧食,也可以指生活必需品。這個成語最早用來指軍隊的口糧,后來泛指生活必需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丁糧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人們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資,也可以用來形容軍隊的補給物資。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它來形容家庭生活的基本開支,或者用它來形容工作中的必備資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丁糧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中的一則故事中。故事講述了周朝時期,晉國的國君祭公派遣大夫韓宣子去周朝朝貢。韓宣子返回后,向祭公匯報了周朝的情況,其中包括周朝的軍隊補給情況。他說:“周朝的軍隊每人每日有丁糧二升,粟二升,稻三升。”這個故事中的“丁糧”一詞就是最早的使用記錄。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丁糧是一個二字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軍隊的丁糧供應非常充足,士兵們的生活得到了保障。
2. 我們要保障基本民生,確保每個人都有足夠的丁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我們可以想象一個士兵背著一袋糧食,這袋糧食就是他的丁糧,是他生活的保障。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丁糧相關(guān)的成語,如“糧盡援絕”、“糧草俱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要吃飯,這是我的丁糧。
2. 初中生:我們要保證每個人都有足夠的丁糧,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3. 高中生:在軍隊中,丁糧是士兵們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資。
4. 大學生:我們要關(guān)注社會的發(fā)展,保障每個人的基本丁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