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丘
成語(Idiom):汾丘(fén qiū)
發音(Pronunciation):fén qi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追求功名利祿而不思進取,只關注表面功夫而忽略實質內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汾丘是一個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臨汾市。汾丘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人們過分追求表面的功名利祿,而忽略了實質內涵,只注重外在表現而不思進取。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那些只關注權勢、地位和名利,而忽視了真正的學問和修養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只追求權力和地位,而忽視了自身的能力和品德的人。可以在教育環境、職場競爭、社會道德等方面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楊震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楊震在臨終前囑咐兒子不要追求權勢和地位,而應該注重學問和修養。他告誡兒子說:“吾聞汾陽之丘,三尺可納百仞之松,而貴公之志,豈可有所忽乎?”這句話意味著楊震認為,汾陽之丘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高大,但實際上只能容納三尺高的松樹,暗喻追求權勢和地位的人雖然在外表上看起來很了不起,但實際上只有表面功夫而缺乏真正的才能和修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是“汾丘”,作為比喻,表示表面上看起來很高大,但實際上容量有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只顧追求權勢和地位,真是個汾丘之人。
2. 這個人一心只想著名利,完全是個汾丘之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汾丘”與追求權勢和地位的人進行聯想,想象一個人站在一個高大的山丘上,卻只能看到自己的陰影,無法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從而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權勢、地位和名利相關的成語,如“功名利祿”、“名利雙收”等,以豐富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只關心考試成績,完全是個汾丘之人。
2. 初中生:有些同學只追求名次,卻忽視了學習的真正意義,真是汾丘之徒。
3. 高中生:一些學生為了進入名校,不擇手段,完全是汾丘之輩。
4. 大學生:有些同學只關注實習單位的名氣,而不注重實際能力的培養,真是汾丘之人。